2022-07-29
一姓一传奇,一家一故事。皖桐萧氏先祖从婺源迁桐已达六百余年,经历代繁衍,人丁兴旺,乃成名副其实之望族,子孙绵延祖国大地、异国他邦,人才辈出,为老桐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01萧姓简述萧姓最早起源于夏朝,是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萧和肖在古代都是汉族的姓,但并不同源,且肖姓极为稀少。1977年由于二简字的推行,大陆几乎所有萧姓被改作“肖”。关于箫氏的渊源,有几个说法。一是出自赢姓。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赢姓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二是出自子姓。据《史纪.宋微子世家》记载,公元前682年夏,宋将南宫长万攻打鲁国被俘,后放回。次年秋,南官长万在游戏中受到宋闵公嘲笑,便打死闵公,立公子游为君。萧邑大夫为子姓,名大心,组成军队平定叛乱,拥立宋桓公为国君。大心受封在萧(今安徽萧县),成为宋国的附庸国。公元前597年,萧国为楚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姓。萧氏族人大多认定......
汉末世事纷繁,有诸多名门大族消逝在那连绵不绝的动荡中,等待着后人再续辉煌,亦或就此匿迹。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萧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的萧姓人物们,列个名单:萧建、萧敬、萧瑗、萧慎、萧辅、萧隆。这几位在史书中基本都是被一笔带过,时间点往前些就要追溯到西汉名臣萧望之了,往后则是兰陵萧氏。“时有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与布通”——《三国志·吕布传》注解【萧建,汉末时期的琅邪相,在吕布兵锋强盛时也拒绝与其为伍,吕布还特意写信给他讲述过自己在诸侯讨董过程中的贡献,并且劝萧建拿着书信找人一块参谋。萧建最终还是向吕布屈服了,派主簿去献上礼物,但没过多久萧建就被臧霸拿下,吕布虽然出兵来攻却也没能为其复仇】“及萧敬叛乱,避难宕渠川中,乡人宗族冯依者以百数”——《三国志·谯周传》注解【萧敬,谯秀晚年时在蜀地作乱的贼寇,应该是生于西晋时期】“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
萧氏被誉为“宰相世家”,萧家人时常以此自矜。许多族老建议我为历朝萧宰相各撰一副嵌名联以繁荣萧氏文化,我于是开始翻阅史书,每查到一位萧姓宰相便撰联一副存档:一、萧何萧律可行功在国;何时都以德安民。二、萧望之望远望高仁与智;之前之后德和贤。三、萧思话思路畅通朝野阔;话题长远海洋深。四、萧缅萧森阵地鏖兵马;缅远云程爱子民。五、萧嶷萧森荫护观风景;嶷芨攀登上月宫。六、萧暠萧萧战地长驱马;暠暠青天远翥鹏。七、萧晔萧森沿路留豪气;晔煜盈庭奏凯歌。八、萧子良子民贵重藏心海;郎相清廉立口碑。九、萧锵萧森景象知民意;锵涌声威振国纲。十、萧铄萧萧草木祥天象;铄铄金戈壮国威。十一、萧铉萧斧劈开山万里;铉台举起鼎千钧。十二、萧钧萧爽人生诗下酒;钧修政务笔批文。十三、萧子懋子书读透还非圣;懋业成空也是王。十四、萧子明字云光云彩升腾王气壮;光环亮丽将星明。十五、萧昭粲昭彰缺月宁无怨;粲郦鲜花尚未开。十六、萧坦之坦言持......
大辽皇族耶律氏的皇后为何一直是萧氏?在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中,某一姓氏夺取天下后,皇族便由该姓的子子孙孙来传承,如大汉的刘氏、大唐的李氏、大宋的赵氏等等。...
中国近代第一高僧,120岁圆寂时留有一字遗言,至今让人捉摸不透,众所周知,在古代时期,宗教的力量不容小嘘,而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便融入了中国...
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兰陵萧氏,萧衍和萧道成为同一高祖父的堂兄弟。世系:萧整——萧俊——萧乐子——萧承之——齐高...
天下萧氏一家亲,即刻扫码,参与萧氏家族话题讨论!...
衡阳600多名萧姓宗亲欢聚一堂,近日,衡阳萧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二周年庆典大会举行,来自全市的600余名萧姓人士欢聚...
河南省萧氏字辈...
根据传统习俗,每个人出生都对应着五行和属相。五行相生相克,谁与谁配对才是最佳夫妻命婚配呢?一起来看看五行婚姻配对表,有你要的答案。 根据传统习俗,每个人出生都对应着五行和属相。五行...
近日,萧山区河上镇发现千年家谱!由朱国干先生提供的朱氏续谱,起修于公元905年的唐朝时期,民国时期,该家谱进行了一次续补,此后一直记录到上个世纪40年代。 从家谱记载的历史来看,朱氏于唐朝天佑丰年,成为生活在河上的氏族第一世,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朱家村可能是萧山区朱氏族人的起源地之一。 现有1...
综合来看,招式虚竹最精,内力段誉最浑厚,实战萧峰可说无敌。内力比较虚竹内有逍遥三老的内力,外有逍遥派各家招式。逍遥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又明说了是涵盖天下大多数招式的东西。如果纯是内外功堆积,他最强。擒耶律洪基时也明说,他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段誉内力本已天下无对,再吸了鸠摩智的内力,简直不可思议。加上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两种东西。要知道他在少室山上已可以随意秒杀慕容复,当时表现已不在萧峰之下。之后吸了鸠摩智,内力陡增一倍。次之。萧峰出场时什么武功,之后还是那样,他吃亏在没什么奇遇,不像俩弟弟开了修改器。他出场时三十一岁,内功一开始就不及段誉,后来就更差得远,更不用提虚竹二百多年功力藏身了。招式上,他会少林武功和丐帮武功,很出色,但和虚竹恐怕不能比。理论上,他最弱。实战比较段誉近身搏击极差,当初天龙寺就这么被鸠摩智抓到的,后来少室山若非萧峰出手阻挡,他被慕容复逼近之后差点被弄死。以段誉的近身之差......
萧江氏,简称萧江,但有别于济阳江(济阳江出于赢姓,赢玄仲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江,其地域大约在长江与汉水之间,于是便以国为姓。玄仲传48世,有一位名叫江贞的迁徙到济阳,形成郡望,故称济阳江)历史萧江氏是由萧氏演化而来。萧氏在中国历史上显赫辉煌,三千多年来,先后出过帝王、名臣大将。据《兰陵萧氏二书》记载,萧江氏乃西汉初宰相萧何的后裔。萧何之后传至南北朝时,创建了齐、梁王朝。梁开国君主萧衍称高祖武帝。江湾的萧江氏乃是高祖武帝的长子即昭明太子萧统之后嗣。到了唐代,这一派中的萧瑀、萧嵩、萧华、萧复、萧俛、萧仿、萧寊、萧遘相继出任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这在中国历史是是鲜见的。那么,萧氏又是怎样变为江氏的呢?“八叶宰相”之一的萧遘之仲子萧祯(萧江一世祖),在任江南节度使时,父萧遘所辅佐的南唐在唐朝末年的“朱温篡唐”战争中失势,萧遘被杀,萧祯为避风险,隐居安徽歙县篁墩,为避祸害,又“念先世从北......
在高安百家姓中,总人口超万数的村庄共有23个,高安萧姓恰好跻身这23个姓氏之中,占到了这个高安大姓行列的最后一位。在全市48个有萧姓人居住的村庄中,村前的萧坊村更是了不得,不仅全村已有住户200多户,人口近千,而且全市的萧姓村庄几乎全部以这里为源。例如,据1985年的《高安地名志》统计,有着61户331人的杨圩白竹萧家,就是元朝至正(公元1341-1367年)间,萧汉元从萧坊迁出的;人口63户276人的村前九美社坪村,是萧元城于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间从萧坊迁出;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间,萧师超又由社坪村分出,新建了村前九美社坑村,1985年时人口也达到了50户,219人。杨圩锦绣老屋萧家的始祖萧秉权自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间从萧坊迁出后,到1985年时,人口更是达到106户,503人。最早从萧坊迁出的,是萧孔用于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间建立......
邵阳、祁阳萧氏鼻祖鼎公,居江西泰和县,传四世至一菊公,携九子一女迁武攸,第五子汉公,又生十子,其中少汉八郎生应寿、应登、应星。应寿居邵阳黄粟山,应登居邵阳兔子陂,应星居祁阳白望陂拔茅冲。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始修族谱,嘉庆三年(1798)、咸丰十一年(1861)、光绪二十年(1894)、1921年、1989年续修。班次:鼎霁升稽,一汉从应,奉东社榖,梦孝仁义,信福仲廷,仕汉凤时,祖功宗续,万亿恒承。泰和世泽,楚国名家,本源正大,继绍荣华。自“和”起改遵通派“育”字。邵阳萧氏始祖一菊公,生九子一女,因避金人之乱,宋绍熙间由江西迁湖南武冈,第五子汉公生子十,汉公第八子汉寿始迁邵东霞光岭,子应寿、应登、应星。应寿迁邵阳岩陂,应星迁祁阳白望陂,应登迁邵阳安平兔子坡。登公长子惟隆之裔迁邵阳东乡之光陂村,次子惟贤之裔则世居兔子坡。惟隆公裔万祖、万代又迁湘乡。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寿、登、星三房......
萧氏宗族保存完好的牌坊杨勇摄 萧氏宗族保存完好的族谱杨勇摄 中新网绵阳3月7日电(周洪攀杨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汉朝被追封为“文终侯”的萧何,对汉代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记者今日从四川省三台县文管所了解到,该县黎曙镇境内发现萧何后裔,不但有保存完好的萧氏族谱,而且还有清朝时期的忠孝牌坊。 7日上午,在三台县黎曙镇一村三社,十余名建筑...
文/图记者姚茂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黎曙镇萧氏家族,有可能就是萧何的后裔。”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闻讯后,驱车来到三台县黎曙镇1村油麻灯梁子脚下,见到一处老宅的前门口,矗立着一座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忠孝牌坊。 村里68岁的肖久远老人说,他们原来姓氏为萧,后简化为肖。“牌坊上的碑文均出自名家之手,其上面的内容是鼓励宗族子孙好好读书,并给予相应的...
唐朝工部尚书、宰相萧邺简介,萧邺是个怎么样的人?萧邺,字启之,梁武帝萧衍之弟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后。唐宣宗、唐懿宗时期大臣,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是一位为官多年却政绩平平的唐代宰相。 人物生平 萧邺是唐朝丞相。进士出身,后累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衡州刺史。唐宣宗大中年间,萧邺被召回朝,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唐大中十一...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广陵国属徐州部。王莽始建国元年(9),广陵国改江平郡,郡治广陵县改安定县。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改江平郡为广陵郡,安定县复广陵县,属徐州;永平元年(公元58年)改郡为广陵国,十年,国废复为广陵郡。十四年,又封刘元寿为广陵侯,食故国6县。国都在广陵县(扬州市区)。...
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于一家。睦亲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和乡邻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视异姓同骨肉之亲。明礼让礼让为处世之道,应提倡谦逊之风。务本业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于勤,荒于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勿闲游于度。端士品士为名之首,为官者要明礼义,隆其名,贵有其实,若荡检逾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源,尊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宜尊之崇之。修坟墓坟墓为藏祖先魂骸,要常整修、祭扫。戒犯讳子孙择名时,不得择父兄叔伯之名。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祸从口出,宜忍让,勿导致亡身及倾家荡产之悔。戒赌博赌非人生正业,一入赌场,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训孝淫是万恶之源,宜捡身防过,免损名节。戒犯上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戒轻谱家谱是一家一族之......
萧氏辉煌,1、周代因战功封国号萧,萧姓起源;2、汉代萧何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3、萧何子孙因功世袭封爵历尽东汉王朝;4、南北朝时期宋帝刘裕皇后为萧姓;5、南北朝时期齐梁二朝由萧氏建立基业;6、隋朝隋炀帝皇后为萧姓;7、唐朝出现“李家天下,萧家朝”的局面,出现八叶传芳的美誉,出现8朝宰相。...
萧桢,又名祯元,字德熹,唐宰相萧遘之子,僖宗广明时徙居歙之黄墩。初黄巢别部寇歙州,公保障有功,怀节度使高骈戮力破贼论功进秩上柱国江南节度使,因萧遘被杀,朱玟之难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凡江之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是为江南萧江萧氏祖,夫人汪氏旧谱墓在右,来金城寺下汪元志住东又按歙邑杨公塘家谱注夫人李氏今皆不可考,子三:董;郑;威,董公之后江敌徙居婺源江湾,是为江湾萧江大宗派,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出自此支。萧存富:一名思志,号振楚,赞词另详,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大各县西城外克渣巷老柑树下始迁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大阳洲槟榔树下复徙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县北乡杨丁村后徙居橐塘洛家滩,於明江武二年已酉迁南乡十七都横溪村立业迄今二十余代历年五百余矣,公於元至顺元年庚午十二月十八日寅时生,明永乐十一年癸巳九月二十日子时殁,寿八十四岁。葬棉花村纱帽山酉卯兼辛乙,有碑,有图。元配,闺讳桂贞,系北乡人,赞词另详...
鸳鸯祠是广东大埔县百侯镇萧氏大宗祠“椒远堂”和小宗祠“心臧堂”的合称。“椒远堂”为大埔萧氏始祖萧淳专祠,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建成,是百侯最早建成的祠堂,后毁于兵火。明万历己亥(1599年)在原址重建。顺治十五年(1658年),萧淳十一世孙翱材中进士,成为入清以来粤东地区的第一个进士。其辞官回乡后,念其四世祖乐耕开文运,遗尝田,乃耕读传家之典范,却无专祠,遂倡议建小宗祠“心臧堂”于本村乾上,祀四世乐耕及其四子八孙。康熙三十年(1691)又迁建于大宗祠右侧。此后,两祠鼎建,大宗居左,小宗居右,昭穆得宜,享祀不忒,乡人俗称“鸳鸯祠”。“鸳鸯祠”内碑刻、楹联丰富,人文荟萃。大埔萧氏“鸳鸯祠”的建立,构建起了稳定的宗族社会,促使大埔萧氏人文鹊起,甲第蝉联,方兴未艾。对当地社会稳定和人文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鸦岗村萧氏宗族的太公祠堂,始建于清嘉庆15年(1810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它是一份历史的存证,记录这个曾经舟楫摇曳的水乡昔日的繁荣与辉煌。据悉,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萧氏大宗祠被列为新发现文物点,白云区文广新局计划把萧氏大宗祠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婺源县城东二十八公里处,一所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小镇被山岭溪水百花环绕,它就是“江湾”。江湾历史悠久,是婺源为数不多的千年古镇之一,亦是我们萧氏一族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走出了不计其数的徽商,更是才子辈出的灵地,数百年来这里孕育出数十位状元和学士。不仅如此,这里还屹立着一座“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的宗祠——萧江宗祠。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是萧江氏族发源地江湾旃坑族建的一座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祠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也是族人婚丧嫁娶重要仪式的场所,及家族长辈议事所在。萧江宗祠就是其中较有名的一所家族祠堂。萧江宗祠为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不仅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而且人文丰富、历史悠久,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那么为何要成为“萧江宗祠”而不是“萧氏宗祠”呢?这是因为在北宋神宗元丰二年间(公元1079年),我们萧家的“僖宗......
中国台湾网5月21日泉州消息日前,海峡两岸萧氏宗亲在福建泉州规划新建“闽台萧氏大宗祠”。萧氏大宗祠占地面积20余亩,由萧氏福建宗亲会、台湾宗亲会牵头,泉州宗亲会负责建造,总投资预计达千万元。 据史料记载,闽台萧氏大宗祠建于齐梁,为闽台萧氏奉祀历代萧氏帝室王灵之庙堂。(中国台湾网福建省台办通讯员文佳)...
Copyright 2022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